查看原文
其他

从事文物修复的时光匠人丨劳模工匠

四川工会 2022-12-15

郭汉中,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工,从事文物修复职业35年,中国文物修复协会会员,先后荣获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手、四川好人、第三届中国质量奖个人受理名单、广汉工匠、全国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德阳市技术能手示范个人、德阳英才计划等荣誉称号。2019年获得第二届“四川工匠”荣誉称号。





懵懵少年,文物修复的起点


郭汉中自1984年进入省考古研究所三星堆遗址考古队,师从文物修复大师杨晓邬,参与了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文物修复是一门多学科融合、多工种融合的工作,为了提高自己的文物修复水平,郭汉中把自学、自练、自悟、自省作为自己的准则。为了锻炼出自己对文物修复的操作水平,炼就出自己的绝活,郭汉中在文物拼接修复中非常注重各种细节,一处接口、一个构思,都会仔细研究。经过长期的磨练,文物修复中的整形、拼接、焊接、着色等各种修复方法郭汉中都已熟练掌握。



郭汉中作为文物修复技术人员,在长达三十年的文物修复工作中,具备了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鉴定学、金石学、金属工艺学、化学、美术鉴赏学等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其所采用的传统修复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方法,包括塑形雕刻、黄泥石膏翻模、浇铸铜铸件,以原材质修复原材质(铜补铜工艺)等先进工艺,不仅提高了文物修复工作效率,而且避免了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获得国内文物修复专家与同仁的认可。







继承发展,成就时光匠人


郭汉中在长达三十年的文物修复工作中,共修复文物六千余件,为三星堆乃至四川的文物修复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郭汉中参与了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的文物出土发掘工作,1986年7月至1997年9月作为文物修复骨干主持修复了包括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各类青铜器、玉石器、陶器等一千多件文物。1997年至2009年期间,主持修复青铜纵目面具、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青铜大面具、青铜金面罩人头像、青铜尊、青铜罍等国家珍贵一级文物。三星堆博物馆馆内陈列的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像、青铜大面具、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等文物重器,都是经过郭汉中修复后才得以重新焕发光彩。



三星堆博物馆成立以后,郭汉中一直在三星堆博物馆兢兢业业地从事文物修复,不仅对馆内的文物进行修复,还积极与省内各博物馆、文管所加强交流沟通。特别是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中,在四川省文物局的支持下,郭汉中作为省内青铜文物修复的带头人,创新塑形补配、黄泥石膏翻模等操作方法,主持并负责完成了一批省内灾后可移动文物修复项目。







技术传承,发扬传统工艺


郭汉中是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技术带头人,在自己做好文物修复工作的同时,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发挥自己的文物修复技术特长,不遗余力、悉心传授文物修复技术,为三星堆博物馆培养了一支作风硬、能力强、素质高的文物修复队伍。


随着国家对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让文物活起来”,使得四川省内及本地区的许多文博单位都慕名而来,派出馆内专业技术人员到三星堆博物馆向郭汉中拜师学艺。郭汉中秉承技术源于各位老师,所以应将修复技术传承下去的理念,为四川省内成都、绵阳、德阳等地区的博物馆、文管所培养了一批可以从事文物修复的技术人员,由此带动了全省文物修复行业的持续发展。







学术研究,工匠与创新同行


郭汉中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在长期的文物修复工作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文物修复工作经验。在文物修复技术上有多次创新,把传统修复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提高文物修复工作效率,在国内举办的数届文物修复研讨会上发表了传统文物工艺的改进与创新方法,获得国内文物修复专家与同仁的认可,郭汉中是我国中年文物修复技术人才中的佼佼者。







来源:省总经济技术部

编辑:周思含

审核:李泱



猜你喜欢:

2020四川城乡低保标准公布,快看看你的家乡是多少?丨新闻早资讯

蓝朋友,辛苦了!

工会榜单(11月第二期)


电子邮件 | scghxmt@163.com

制作机构 | 四川省总工会新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